年底将至,基金每年的周期性分红行情是否还会如期而至?基金的价格在经过了前期的大幅下跌后,是否已经显现其投资价值?在投资选择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投资品种?笔者认为,此时投资大盘基金正当其时,应会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主要原因如下:
运作环境趋暖
目前的证券市场在经过前期的深幅调整之后,市场向下的做空动能已经基本释放,开始步入震荡盘升阶段,在连续利好举措如国有股减持暂停、证券交易印花税调低以及给券商增资扩股松绑的刺激下,市场上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恢复。从股市本身来看,系统性风险较前期已大大降低,股市的政策底线已经显现。
同时,基金在第三季度加强了风险控制,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配置中现金的比例明显提高。根据三季度公布的42只基金的投资组合看,基金持有国债和现金的金额为379亿元,占资产净值比重算术平均值的56.9%;如果扣除持有国债和现金的最低比率20%,42只基金可动用的资金在245亿。因此,在沪深两市底部基本探明的情况下,基金现金头寸充裕,无疑是基金手上最强硬的筹码。此时的市场环境对基金的运作比较有利,基金可以在相对低的点位逐步吸纳,建仓成本较低为基金的增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力资金动向
上上周开始,深沪基金市场较为引人关注,在前期略有反弹之后的整理中,一些大盘基金明显放量。11月19日,沪市大盘基金表现强劲,基金兴华、安信、兴和与安顺等成交量明显放大;20日,″安系″大盘基金成交相当活跃,分别成交了6068万元与7012万元,列两市基金首位,基金兴华、金鑫等大盘基金的成交量也进一步上升;21日,基金兴和成交量放大了一倍多,基金汉兴等成交量再次放大,位居两市基金前列。上周这些大盘基金也比较活跃。
保险公司是基金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投资行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对基金价格走势有较大影响,其动向已经成为基金板块的风向标。由于投连产品对投资基金的潜在需求较大和年底分红兑现的要求,资金的特性决定了其理性的投资态度,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市场价差,而是对基金的分红格外关注。因此,保险公司在前期顺势减仓后,对持股结构较好、净值增长潜力较大、具有较高折价率和年终分红能力的大中盘基金,会给予适当的增仓提高其收益水平,这也是近期大盘基金放量、表现活跃的主要原因。
投资价值显现
通过比较发现,大盘基金的业绩普遍较为理想。虽然近期基金价格随市场的反弹有所回升,但这些大中盘基金几乎全部还是折价交易,相当于价格低于投资价值而被低估,以20亿规模基金为例,对其基金最新净值、价格、折溢价的情况分析,这11只基金中10只基金都处于折价状态,平均折价率为4.06%,基金裕阳、基金普惠、基金兴华折价率在5%以上。而且基金在经历了″痛苦″的结构调整后,自身的泡沫已被大大挤去,目前的净值比较真实。因为持有一部分股票,大盘回升净值提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基金现金也比较充裕,可以利用大盘震荡的时机继续进行持仓结构调整,以及对关注的行业和重点个股进行战略性建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较从容。另外,基金现金分红时无须大量套现,不会以牺牲净值为代价,这样有利于基金净值的稳定及提高。因此,大盘基金目前的价格基本反映了基金自身的价值,基金的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
在具体基金投资品种的选择上,投资者应改变以前炒作基金的投机理念,主要以基金的业绩论英雄,如果是年终有分红潜力、净值增长可能性大,价格在相对底部区域,持股结构稳定的基金就可以投资。由于受今年股市整体行情的影响,基金可能分红的现金较少,像去年一样的大规模分红行情很难再现,但是一些分红能力较强的基金还是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按照上述几个要求对老的大盘基金进行筛选(新基金运行时间短,分红的可能性不大,不在此分析的范围之内),我们发现基金安信、基金安顺、基金兴华名列两市基金前列,今年的经营业绩相对理想,其它一些大盘基金近期净值增长也较快。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基金安信、基金安顺、基金兴华、基金兴和、基金同益等品种。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基金业的思路明确,基金业的规模、数量、品种不断增加,基金的运作也日愈规范。基金的特点决定其没有太多的″题材″进行炒作,真正吸引投资者目光的始终是有业绩和分红能力的基金,基金的投资价值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