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指数投资 > 指数观点
底部征兆初现 新基金“脸色”左右大盘局势
2004-06-25 08:00:00 来源: 字号:

  近来市场低迷依旧,虽有中小企业板块概念股不时涌出,但两市股指仍是欲上不得,欲下乏力。成交量的极度萎缩也显示出市场目前观望气氛浓重。自打沪市4月上旬回调以来,沪综指已从1783点回落至目前1430点附近,绝对跌幅达到20%,期间无一次象样反弹。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呱呱落地,市场对于底部的期待正在加强。

  底部征兆初现  

  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底部已经形成,但从多方面情况看,股指距离底部已越来越近。

  首先,市场的心态特征正接近底部。对于利好刺激已经麻木,对于利空传闻则如惊弓之鸟,这是近来市场显著的特征之一。社保基金加大入市规模、企业年金悄然放行等利好政策近来陆续出台,但市场却毫不领情。相反,一些微小的利空事件对股指仍能形成致命打击。上述种种心态,正与底部区域的恐跌心态不谋而合。

  其次,市场投资价值在下跌中得到加强。据统计,沪综指在1411点之时,沪深两市A股的加权平均股价为6.54元,已低于去年1307点的6.56元的平均股价。股指回调至今,无论是宏观调控、券商危机,还是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或者中小企业板块冲击,所蕴含的风险与恐慌应已得到充分释放,大盘进入底部区域应为时不远。

  新基金将左右局势  

  目前仅凭场内的存量资金很难发动一波有力的行情,因此,新增资金的入市力度及方向将直接决定后市市场的强弱。

  从新增资金可能的几个来源分析,新基金将是最主要的做多力量。除五只正在销售的开放式基金以外,南方、银华、华夏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已陆续获得批准,正准备择机发行。近期博时4号、国泰金马基金等也宣告正式成立。这些都将成为市场的新鲜血液。

  对于老基金、券商、民间机构等其他主流资金的期望则不应过高。首先,近期盘口特征显示,老基金调整持仓的力度未有减轻迹象。老基金在目前点位仍敢抛售股票,可见其调仓尚未完成。在此之前,老基金的主要任务仍将是出售股票、获取资金。其次,券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市场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在多家券商陷入国债回购危机之后,券商的整体实力仍在继续下降。至于民间机构,由于其固有的分散性,依靠其繁荣盘面尚可,希望其成为“救市主”则有所勉强。

  新基金入市谨慎  

  根据契约的限定,新基金应当在设立起3个月内建仓完毕。考虑到新基金与老基金的研究、投资决策等流程及平台的相似性,新基金基本不可能去承接老基金刚刚抛出的股票。根据近来多位基金经理公开场合的言论,新基金的选股方向仍将以价值发现为主,但会回避受宏观紧缩影响严重的行业,消费类个股比较容易受到青睐。

  那么,新基金的入市步子究竟有多大呢?从新近上市的新股中签率上,可以大致测算出新基金的阶段性仓位情况:

  130亿的海富通收益基金在郴电国际上获配10.6万股,3月23日持有的市值为14.36亿元,仓位11.05%。

  121亿的中信经典配置基金在贵绳股份的上市公告书中亮相,4月19日其持有的股票市值约为12亿元,仓位9.92%。

  83.24亿的德盛小盘基金在开滦股份上获配25.3万股,5月13日持有16.65亿的市值,仓位20.00%。

  尽管众基金仓位较轻,但近两周上市的新股国投中鲁、长丰汽车、文山电力中均未看见上述新基金的身影,由于从公开信息中所能获得的样本股太少,所以上述三只基金的仓位推算只是反映出当时的基金仓位情况,与最近三只基金的实际仓位应有一定出入。某新基金基金经理昨日告诉记者,他所掌管的80余亿的基金,成立二个月以来仓位已达30%。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断定,新基金目前的建仓仍然较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