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报情况看,证券投资基金上半年平均净值收益率为22.76%,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9.35%,也就是说,有16.59个百分点的净值增长尚未实现,未实现的账面盈利要占全部盈利的42%。这四成多账面盈利下半年能实现吗?
这里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股票的集中度。如基金泰和,每股净值达1.4939元,可上半年只能分红0.13元(泰和是惟一实施中期分红的基金),原来其未实现的账面利润比重高达72.85%,是所有基金中最高的,但泰和投资较为分散,持有股票多达132只,跑起来就容易了。相比之下,基金安信的情况就不太一样。安信净值增长率达51.6%,而净值收益率为30.78%,有四成账面利润尚未实现,而其股票投资较为集中,在66只持股中,前十家要占到基金净值的55%,占到其股票投资的八成多,如1.9亿股流通股的环保股份,安信持有1780多万股,达9%;1.17亿股流通股的青旅控股,安信持有1060万股,比例也达9%,等等。集中度高,走起来就不如泰和那么容易。
二是看账面利润是新股还是老股。
尽管基金有三成利润来自新股,但这部分利润大多要到下半年兑现。一般来说,新股利润比重高的,兑现起来相对容易,如基金裕隆,尚在锁定期的新股市值达7.666亿元,而截至6月底,其所持有的通海高科、隆平高科、上港集箱等9只新股尚未上市没有市值(累计达6亿多元),也就是说,这些还是按成本价计算的,下半年获准流通(有的还要到明年),实现收益将大幅增长。
做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账面盈利再多也不能算盈,关键还得落袋为安。以此衡量,虽然基金安信以每股净值1.88元夺得状元,但我更认同每股净值1.60元左右的基金开元、裕阳、同益,因为后三家基金的利润80%以上已经实现,每股收益分别高达0.4658元、0.4492元和0.3856元。而基金景福、景博、汉兴三家以每股收益0.0922元、0.1127元和0.1221元的指标殿后,它们三家的账面利润有6成多尚未实现。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三家都是规模20亿的老基金,而做得较差的都是去年底刚刚设立的新基金,说明运作时间长的基金毕竟老练成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