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指数投资 > 指数观点
我国社保基金已逼近证券市场大门
2001-07-17 08:00:00 来源: 字号:



  近日来,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种种迹象显示,社保基金已逼近证券市场大门。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在一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目前应加快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使社保基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7月3日,有媒体报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获中国证监会同意,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的申购和配售。多方面的消息证实,规范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中。由此可见,尽快充实社保基金并为之寻到安全有效的保值、增值途径已经提上主管部门的工作日程,中国社保基金入市指日可待。

  据了解,自1995年中国决定将个人账户制度引入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有关社会保障基金资金缺口问题日渐引起社会关注。据测算,未来5年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险、医疗保险的资金缺口达1000亿元,因此,弥补社保基金缺口,促进社保基金入市显得日益迫切。

  社保基金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必定要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长期性以及资产的流动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的汪泽英博士介绍说,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化管理和运营可以达到适当的投资回报与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以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为例,投资回报率每提高1%,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可换算的替代率将提高8%,即采取积极的投资政策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带来较高的福利。以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的医疗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均有相当数额投放到股票市场,社会保障基金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在80~90年代,美国私人管理的养老金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年平均投资收益在10%左右,远高于同期国债投资收益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水平。而中国目前的社保基金仅能投向国债和银行存款,收益水平极为低下。因此,加速社保基金进入股票市场,不仅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而且可以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解决社保基金的资金缺口问题。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运作、发放,近年国家财政部给予补贴,1998年有100多亿,1999年有200多亿,2000年有470亿;另一部分是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用作储备,现在有580亿。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持完成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报告披露,中国养老基金预计近年将达到1000亿元,并在今后几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今年年底前养老基金以10%?D15%的比例投入股市,其入市规模可达200亿元左右。

  据《测算与管理》报告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无论是吸纳入市资金能力、监管部门监管能力、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能力,还是满足投资组合的金融工具的多样性等方面,都已具备了让中国社保基金入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