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这样一个现象,越是人声鼎沸的饭店,越是有人愿意排队等位,越是没有人气的店家就越没人来光顾,上海人叫"轧闹猛"。而许多投资者在买基金的时候,也存在着"轧闹猛"的现象,"跟风"意识比较强。看着别人买了,自己也买,买完之后甚至连买的什么基金都不知道。
买卖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理论与实际中都同样存在风险。因此,在做投资时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功课,如果你在买之前准备没做足,那么买完基金之后,就要好好补做功课了。
一、观注基金的净值和分红
衡量基金的好坏,除了净值的高低,分红的次数与多少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达到了分红的条件之后,基金公司按照基金合同有权选择是否分红与分红多少及次数。通常来讲分红反映了基金的运作成绩及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
二、留意各种基金信息
基金管理公司每个交易日都会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或媒体上公布净值。另外,基金的季报、中报、年报、重大事项及专业机构对各类基金升降名次排序也会通过媒体向投资者披露。
在所刊登的公开资料中,会公布基金所持有的投资项目、各自的投资额及股数、所占组合内的百分比等,投资者可从中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另外,基金经理也会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基金市场的变化,并对基金的前景进行展望。
三、随时注意基金大股东及基金经理人的变动
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以及他们持有基金数目占基金单位总数的比例,是影响该基金稳定性的两大主要因素。当基金内大部分的持有者是机构投资者时,其稳定性通常要弱于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进行大规模赎回时,会对基金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基金经理人的作用是独特的。如在投资者准备购买该基金时恰逢其基金经理有重大的变动,那么还是建议投资者先看看结局如何再作定夺。
投资是门学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运气不可能永远抛弃你,也不可能时时伴着你,那么多做点"功课"吧,一定会让你有收获。